以开源开放驱动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电鸿生态建设启示
以开源开放驱动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电鸿生态建设启示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中国建设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力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驱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与用户对能源安全可靠、清洁低碳需求的双重挑战,通过科技创新深化电力系统改革、以数字化手段推进能源生产消费变革,已成为破题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开源技术成为破解行业痛点的战略选择。其开放共享特性可有效突破技术封闭壁垒,统一标准架构显著降低生态协同成本。
作为行业先行者,南方电网数字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方电网”)依托基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旗下开源鸿蒙和开源欧拉打造的"电鸿"物联操作系统,构建贯通"芯片-终端-平台-应用"的全栈开源生态,通过技术标准共建、开发资源共享、产业生态共治三大机制,打造电力行业数字化新基座。目前,已经有450家产业链厂商加入“电鸿”生态。
此外,电鸿生态通过强化电力终端及用电设备广域分布、海量连接、安全可靠特性,推动能源、交通、智能家居等跨行业跨领域协同,拓展电力服务边界,提升服务质效,催生新型能源生态。这不仅系统性解决了设备异构互联、数据孤岛治理、系统协同运作等长期痛点,更开创了国有企业主导开源创新的示范路径,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电鸿生态实践:技术底座与应用场景的双向突破
开源技术底座构建核心竞争力
“电鸿”操作系统基于开源鸿蒙与开源欧拉双引擎,深度融合电力行业需求,形成了三大技术优势:一是安全可信架构,集成国密算法、可信计算模块,构建端到云零信任防护体系;二是边端智能协同,支持老旧设备“无损上云”,实现变电站监测数据本地化处理;三是开放兼容生态,首创分层代码管理模式,吸引300余家厂商开发适配组件。
多元场景落地释放转型效能
南方电网基于“电鸿”打造了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全域综合示范区,用一套能覆盖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电力设备的操作系统,通过即插即用、灵活组网、端端互联、云边协同等特性,实现中央平台智慧化、边缘终端智能化。变革业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生产效率,让工作时长从小时级变为分秒级,为电力行业智能运维、电能量智慧调度、电器智慧应用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并将电力基础设施拓展延伸至千行百业、千家万户,支撑更大范围、更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融合,极大丰富应用场景与用户体验,在电力服务基础上催生绿色低碳能源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更值得关注的是,电鸿生态已从电力核心业务延伸至车桩网协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例如,在广州南沙示范区,充电桩与电网调度系统实时联动,动态优化充电功率分配,单桩利用率提升40%。
生态演进蓝图:从行业示范到开源共同体
南方电网正以“技术-标准-生态”三位一体策略,推动开源体系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进“电鸿”的研发、适配及应用,与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一体推进,保持技术领先;逐步建立标准体系,助力“电鸿”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将“电鸿”融入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关键环节,构筑未来能源生态的数字化底座,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全产业链生态伙伴共筑坚实、高效、智能的数字电网。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也将持续服务好项目、产业和广大开发者,不断强化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和产业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和广大生态伙伴一道,共同推动开源项目在各行各业落地,加快开源技术及成果产业化转化进程。
从破解行业痛点,到重塑技术范式,电鸿生态实践证明,开放协作不是技术路线的选择,而是产业革命的必然。当3500万行代码构建的数字底座托起新型电力系统,当400家生态伙伴共创共享的技术红利惠及千行百业,这场由开源驱动的电力革命,正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