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全透明加密和半透明加密主要是针对数据存储安全的不同处理方式。

全透明加密(也称作无损加密或自动加密)就像是给文字戴上了一层无形的面具。在用户看来,他们在数据库中输入的是明文(比如姓名、密码),但实际上这些数据已经被加密了。对于应用程序来说,它处理的是密文,而加密过程和解密过程都是由数据库系统在后台自动完成的。这种模式下,开发者几乎察觉不到加密的存在,查询和操作的速度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大部分加密操作都在内存中快速完成。

半透明加密(也称为有损加密或部分透明加密)则是稍微显露出一些痕迹。当数据被插入到数据库时,它会被加密,但对于读取数据的应用程序来说,它仍然能看到明文结果。这意味着应用程序需要知道如何处理加密后的数据,比如查询前先解密,然后对解密后的数据进行操作,再加密返回给客户端。这种方式牺牲了一些便利性,但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因为它不需要每次查询都做完整的加密解密处理。

总结来说,全透明加密更便于应用开发,但可能牺牲一定的安全性;半透明加密则牺牲了一定的用户体验,但可以在性能上有所优化。选择哪种取决于具体的安全需求和系统的复杂度。

全透明加密:

加密整个数据库,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日志文件和归档日志文件。

要求在数据库启动时使用密钥存储进行解密。

对于数据库管理员而言,透明加密的存在不会增加维护负担。

半透明加密:

允许对特定的数据库对象(如表或列)进行加密。

不需要加密整个数据库,可以与非加密数据共存。

需要在应用程序层面进行处理,例如在读写数据时进行加密解密。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加密的范围和是否需要应用程序支持。全透明加密对数据库管理员透明,且需要额外的密钥管理工作。半透明加密可以提供更细粒度的加密控制,但需要应用程序配合进行加密解密操作。

Logo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