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计算机网络之应用层概述(C/S模型与p2p模型)
文章目录1.应用层概述2.网络应用模型(1)客户/服务器模型(C/S)(2)P2P模型1.应用层概述2.网络应用模型(1)客户/服务器模型(C/S)(2)P2P模型在P2P模型中,各计算机没有固定的客户和服务器划分。相反,任意一一对计算机一称为对等方(Peer), 直接相互通信。P2P 模型从本质上来看仍然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每个结点既作为客户访问其他结点的资源,也作为服务...
·
1.应用层概述
2.网络应用模型
(1)客户/服务器模型(C/S)
(2)P2P模型
- 在P2P模型中,各计算机没有固定的客户和服务器划分。相反,任意一一对计算机一称为
对等方(Peer)
, 直接相互通信。 - P2P 模型从本质上来看仍然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每个结点既作为客户访问其他结点的资源,也作为服务器提供资源给其他结点访问。
- 当前比较流行的P2P应用有PPlive、Bittorrent 和电驴等。
与C/S模型相比,P2P 模型的优点主要体现如下: - 1)减轻了服务器的计算压力,消除了对某个服务器的完全依赖,可以将任务分配到各个结点上,因此大大提高了系统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例如,播放流媒体时对服务器的压力过大,而通过P2P模型,可以利用大量的客户机来提供服务)。
- 2)多个客户机之间可以直接共享文档。
- 3)可扩展性好,传统服务器有响应和带宽的限制,因此只能接受- -定 数量的请求。
- 4)网络健壮性强,单个结点的失效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结点。
P2P模型也有缺点
。在获取服务的同时,还要给其他结点提供服务,因此会占用较多的内存,影响整机速度。
例如,经常进行P2P下载还会对硬盘造成较大的损伤。据某互联网调研机构统计,当前P2P程序已占互联网50%~90%的流量,使网络变得非常拥塞,因此各大ISP (互联网服务2提供商,如电信、网通等)通常都对P2P应用持反对态度。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
已为社区贡献40条内容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