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本文展示一个CST自带的示例,在三维空间中使用带线计算传输线的S参数。基板顶部的带线通过小圆柱连接到底部的短带线,以便绕过可能存在的障碍。

结构生成

该结构完全通过参数输入进行建模,参考波长为10毫米,因此可以轻松进行修改。

设备的单个组件被创建为砖块和圆柱体,其中由于结构的对称性,相同的部件被镜像。在这种意义上,还指定了一个沿x方向的磁对称面,以实现减少模拟时间。

求解器设置

为了实现瞬态计算,定义了两个波导口作为激励源,分别位于传输线的每一侧。为了在从0到7.5 GHz的宽频频率范围内检查设备,信号被确定为高斯脉冲。为了确保在这个宽频频率范围内的高准确性,为这两个不均匀端口启用了不均匀端口精度增强功能。

后处理

使用波导口进行瞬态计算,得到的时间信号会自动转换为所需的散射参数。所有这些结果都列在导航树中的1D结果文件夹中,展示了传输线的传播特性,显示了单色操作的适当激励频率。

此外,给定波导口的计算端口模式可以在2D/3D结果文件夹中进行检查。

2. 建模过程

2.1 设置单位

2.2 构建底层GND

2.3 构建底层导线

绘制直线部分

绘制圆形部分:

1. 选择 Cylinder 工具;

2. 选择短边中点(快捷键M);

3. 外径通过选点(快捷键P);

通过 Translate 工具构建另一端圆形

底层导线绘制完毕。

2.4 构建底层减法部分

复制一份底层走线:

选择 WCS,将三个部分分别放大:

底层的减法部分绘制完毕:

2.5 执行减法操作

将减法部分复制一份,以备后用:

通过 Pick Face Center(快捷键A),选择位移量,然后通过 Tanslate 平移:

执行减法操作:

1. 选择底层GND;

2. 选择Boolean工具中的减法操作;

3. 选择减法结构;

4. 回车,确认执行减法;

2.6. 将底层走线移到空隙处

通过 Pick Face Center(快捷键A)选择中心点。

2.7 创建过孔

通过 Pick Circle Center(快捷键C)选择圆心。

2.8

 

3. 总结

本文描述涉及使用 CST仿真软件,对三维中的带状传输线进行 S参数计算。

结构描述:

  • 该传输线使用带状线路,位于基板的顶表面。这些带状线路通过小圆柱连接到底表面的短带状线路,从而实现了可能的障碍的绕过。
  • 传输线的结构是通过参数化输入完全建模的,参考波长为10毫米,因此可以轻松进行修改。
  • 设备的单个组件由砖块和圆柱体创建,其中相同的部分由于结构的对称性而镜像。此外,还在x方向上指定了一个磁对称平面,以实现仿真时间的减少。

求解器设置:

  • 为了进行瞬态计算,我们在传输线的每一侧定义了两个波导端口作为激励源。
  • 为了在0到7.5 GHz的宽频频率范围内检查设备,信号被确定为高斯脉冲。
  • 为了确保在这个宽频频率范围内的高精度,对两个不均匀端口启用了不均匀端口精度增强功能。

后处理:

  • 使用波导端口进行瞬态计算后,得到的时间信号会自动转换为所需的散射参数。
  • 所有这些结果都列在导航树中的“1D结果”文件夹中,展示了传输线的传播特性,指示了单色操作的适当激励频率。
  • 此外,给定波导端口的计算端口模式可以在“2D/3D结果”文件夹中进行检查。

总之,本文描述说明了使用CST仿真软件对带状传输线进行S参数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Logo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