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什么是cap’n proto?

cap’n proto(读作"cap’n proto" 或 “captainproto”)是一个高性能的二进制数据序列化和传输协议,由GitHub创始人之一 Kenton Varda开发。它旨在提供一种快速、高效、跨语言的数据交换格式,适用于网络通信、持久化存储和进程间通信等需要高效传输和存储大量数据的应用场景。

关键特点与优势

1. 高性能: 因为其没有任何encoding/decoding步骤,所以其性能得到大幅提升,cap’n proto 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速度非常快,相对于其他数据交换格式如JSON、XML等,效率更高。它的设计目标是将数据在内存和磁盘之间以最高速度传输,并尽可能地减少数据拷贝和转换的开销。
2. 紧凑和高效: cap’n proto 使用紧凑的二进制格式来编码数据,相对于文本格式,它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和带宽。此外,cap’n proto 支持零拷贝访问,无需在内存中复制数据,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3. 跨语言支持: cap’n proto 提供了多种语言的实现,包括C++、Java、Python、Go、Rust、Lua等。这样,不同的语言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使得跨平台和跨语言的开发变得更加简单。
4. 功能丰富: cap’n proto 支持许多高级特性,如零拷贝访问、动态反射、高效的容器序列化和灵活的架构演化等。它还提供了强大的 RPC功能,使得分布式系统的构建更加便捷。

部署流程

以centos为例,前置条件,需要检查有无这些依赖包gcc、automake、autoconf、libtool

  1.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apnproto/capnproto.git
  2. cd capnproto/c++
  3. autoreconf -i
  4. ./configure
  5. make -j6 check
  6. sudo make install

常见问题

  1. make: *** No rule to make target `check’. Stop
    通常是因为gcc版本或确实上述其他依赖包导致问题,升级gcc到4.9以上
  2. configure: error: *** A compiler with support for C++14 language features is required
    cap’n proto 支持 C++14 语言特性的编译器。cap’n proto 使用了 C++14 的一些语法和功能,因此在编译过程中需要使用支持该版本的编译器,需检查并升级
  3. 主要注意版本,cap’n 1.0需要lua 5.2以上的版本

cap’n proto VS protobuf

性能比较

  • cap’n proto 在性能方面表现出色,相对比具有更快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速度。它采用更紧凑的二进制格式,并且支持零拷贝访问,以减少数据拷贝和转换的开销。
  • protobuf 也是一种高性能的协议,但相对于cap’n proto 而言稍慢一些。它使用基于文本的二进制编码,相对于其他文本格式如JSON,性能仍然很高。

优点

  • cap’n proto 的优点包括更高的性能、更多的高级特性和灵活性,尤其适用于对性能和效率要求较高的场景
  • Protobuf 的优点包括广泛的语言和平台支持、成熟的生态系统、稳定的架构演化和广泛的社区支持,尤其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开发

缺点

  • cap’n proto 的缺点包括较少的语言支持相对于protobuf ,以及较小的社区支持。
  • protobuf 的缺点包括稍低的性能(与cap’n proto 相比)、较大的编码体积,以及一些在架构演化和扩展性方面的限制。

将protobuf替换为cap’n proto注意事项

1. 重新定义数据结构: 因为 protobuf和 cap’n proto使用不同的序列化格式和数据结构定义方式,需要重新定义和重构现有的数据结构,以适应 cap’n proto。
2. 重新生成代码: cap’n proto提供了针对多种编程语言的代码生成工具,需要使用这些工具重新生成与项目语言相关的 cap’n proto代码。
3. 数据迁移: 将现有的 protobuf数据迁移到 cap’n proto格式可能需要一些手动编写的代码,以便将现有数据从 protobuf序列化格式转换为 cap’n proto格式。
4. 跨语言支持: 确保目标语言的 cap’n proto实现可以与项目无缝集成,并提供良好的跨语言支持,以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的交互和通信正常工作。
5. 性能评估和测试: 在进行替换之前,对 cap’n proto进行性能评估和测试,确保其在项目中能够提供预期的性能改进,以便满足需求。

  • 由于 cap’n proto和 protobuf 之间存在不同的设计和实现,对整个项目进行替换可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在开始替换之前,建议先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规划,并对可能的影响和风险有充分的了解。
  • 最好的做法是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和评估,确保 cap’n proto能够满足需求,并且性能改进值得进行整体替换。这样可以在进一步投入之前降低风险,并提高成功的机会。
    如何使用?

以基于skynet框架的游戏架构为例

1. 下载 cap’n proto: 首先,需要从 cap’n proto 的官方网站(https://capnproto.org/)下载并安装 cap’n proto 工具链。

2. 定义 cap’n proto schema: 使用 cap’n proto 的定义语言编写的数据结构的 schema文件。例如,创建一个名为 message.proto 的文件,并在其中定义消息结构。

# message.proto

@0x12345678;  # 指定消息的消息ID

struct Player {
  id @0 : Int64;  # 定义 Player 结构中的字段
  name @1 : Text;
  level @2 : UInt32;
}

3. 生成代码: 使用 cap’n proto 工具链生成与 lua 相关的代码。在命令行中执行以下命令

capnpc -olua message.proto

这一步将生成 schema 文件对应的 lua 代码,用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消息。

4. 集成到 Skynet 项目中: 将生成的 lua 代码添加到skynet 项目中。可以将生成的 lua 文件复制到项目的适当位置,并在需要使用消息结构的地方引入对应的 lua 模块。

-- 在代码中引入 Cap'n Proto 生成的 Lua 模块
local player = require "message_capnp".Player

-- 创建一个新的 Player 对象
local p = player.new()

-- 设置 Player 对象的字段值
p:setId(123)
p:setName("Alice")
p:setLevel(10)

-- 进行序列化
local serializedData = p:serialize()

-- 反序列化
local deserializedPlayer = player.deserialize(serializedData)

-- 使用反序列化的 Player 对象的字段
print(deserializedPlayer:getId())
print(deserializedPlayer:getName())
print(deserializedPlayer:getLevel())
  • 通过按照类似上述步骤,可以在 skynet 框架中定义和使用 cap’n proto 消息结构。需要注意调整代码中的路径和模块名,以适应项目结构和具体需求。
  •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当然还可以根据项目要求和具体的消息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可参考 cap’n proto 的官方文档和 lua 代码生成部分。

基于cap’n proto的中间lua文件

以下为中间lua接口文件示例,其中包含协议数据的初始化、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方法。假定有一个名为message.capnp的cap’n proto定义文件

-- message.lua

local message = require "message_capnp" -- 从生成的Lua模块中导入Cap'n Proto代码
local capnp = require "capnp"

local M = {}

function M.init()
  -- 初始化Cap'n Proto
  capnp.import("message.capnp") -- 导入Cap'n Proto定义文件

  -- 在这里可以执行其他初始化操作,例如注册回调函数等
end

function M.serialize(data)
  -- 创建新的消息对象
  local msg = message.Message.new()

  -- 设置消息对象的字段值
  msg:setField1(data.field1)
  msg:setField2(data.field2)

  -- 进行序列化
  local serializedData = capnp.write_message_to_string(msg)

  return serializedData
end

function M.deserialize(serializedData)
  -- 从字符串中读取消息
  local msg = capnp.read_message_from_string(serializedData)

  -- 从消息对象中获取字段值
  local field1 = msg:getField1()
  local field2 = msg:getField2()

  -- 返回解析出的数据
  return {
    field1 = field1,
    field2 = field2
  }
end

return M

可以使用这个接口文件来进行数据的初始化、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使用案例

-- main.lua

local message = require "message"

-- 初始化
message.init()

-- 准备数据
local data = {
  field1 = "Hello",
  field2 = "World"
}

-- 序列化数据
local serializedData = message.serialize(data)

-- 反序列化数据
local deserializedData = message.deserialize(serializedData)

-- 打印解析出的数据
print(deserializedData.field1) -- 输出:Hello
print(deserializedData.field2) -- 输出:World
  • 在这个示例中,message.lua作为中间接口文件,提供了init()方法用于初始化cap’n proto,serialize()方法用于将数据序列化为字符串,和deserialize()方法用于将字符串反序列化为数据对象。在main.lua中,首先调用message.init()进行初始化,然后准备数据并通过message.serialize()进行序列化,最后使用message.deserialize()进行反序列化并输出解析出的数据。

  • 请注意,需要根据实际项目和数据结构对接口文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修改。同时,确保在执行示例代码之前已经生成了message_capnp.lua文件,并将其与message.lua位于同一目录下

发展前景

cap’n proto 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协议,所以它的使用还没有像 protobuf那样普及, 虽然已经在一些特定领域和项目中受到广泛应用。但protobuf作为一种成熟且广泛应用的协议,仍然在许多项目和公司中得到广泛使用。protobuf具有稳定的架构演化能力、庞大的生态系统以及广泛的社区支持,这是cap’n proto 目前所无法与之直接竞争的方面,选择哪种协议应该基于具体的项目需求和技术要求来进行评估,要超越或取代Protobuf在整个行业范围内仍需要时间、采用率的增加以及更广泛的认可。

Logo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