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设计模式-实战篇之责任链模式
解耦合:你无需关注你的下一个链条是如何实现的,只需要把自己的模块实现好即可,并且链条之间的顺序可以随意切换,在构建责任链时指定Next即可,无需去各个实现类中进行修改代码;当需要新增加或者修改支付回调处理的步骤时,可以通过添加新的处理器来实现,而无需修改已有的代码。每一个步骤的实现代码都在独立的类中实现,这样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调试代码,不像很多业务代码一样,一大堆业务处理逻辑放在一个方法里面调来调
什么是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你创建一系列对象,使每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在该模式中,请求沿着对象链传递,直到最后一个责任链对象为止,责任链模式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
Handler 接口:定义了处理请求的接口,通常包含一个处理请求的方法。
-
ConcreteHandler 具体处理者类:实现了处理请求的方法,并决定是否自行处理请求或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
-
Client 客户端:创建责任链,并将请求发送到链中的第一个处理者。
在 Spring 框架中,责任链模式经常被用于实现过滤器、拦截器等功能,例如在 Spring Security 中就有一个基于责任链模式的安全过滤器链。
责任链模式在项目中可以用来做什么?
- 校验用户的权限:token权限、URL权限、是否已经被管理员禁用;
-
校验短信的数据:是否手机号码在黑名单里、参数是否合法、平台的短信功能是否开启
-
支付回调:验签、订单状态更新、发送通知告知用户支付成功、统计订单支付成功数量、金额。
下面演示一个使用了责任链模式进行支付回调的案例
同样以:验签、订单状态更新、发送通知告知用户支付成功、统计订单支付成功数量、金额这几个步骤进行拆分,每个步骤都是一个链条,具体代码如下:
1、定义支付回调上下文类,用于获取各个阶段的结果,即是否处理成功;
// 支付回调上下文类
@Data
class PaymentCallbackContext {
// 签名是否有效
private boolean signatureValid;
// 订单状态是否更新
private boolean orderStatusUpdated;
// 通知是否发送
private boolean notificationSent;
public boolean isSignatureValid() {
return signatureValid;
}
public boolean isOrderStatusUpdated() {
return orderStatusUpdated;
}
public boolean isNotificationSent() {
return notificationSent;
}
}
2、定义支付回调接口,后面每一个流程都需要实现这个接口
// 支付回调处理
public interface PaymentCallbackHandler {
// 设置下一个责任链
void setNext(PaymentCallbackHandler handler);
// 方法处理
void handle(PaymentCallbackContext context);
}
3、验签处理,一般通过特定的算法和公钥进行加密对比验证
/**
* 验签处理
*/
@Data
public class SignatureValidator implements PaymentCallbackHandler {
private PaymentCallbackHandler next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Next(PaymentCallbackHandler handler) {
this.nextHandler =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PaymentCallbackContext context) {
System.out.println("验证签名...");
// 验签逻辑
context.setSignatureValid(true);
// 传递给下一个处理器
PaymentCallbackHandler nextHandler = new OrderStatusUpdater();
nextHandler.handle(context);
}
}
4、下一个执行链:更新订单状态处理
/**
* 订单状态更新
*/
@Data
public class OrderStatusUpdater implements PaymentCallbackHandler {
private PaymentCallbackHandler next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Next(PaymentCallbackHandler handler) {
this.nextHandler =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PaymentCallbackContext context) {
if (context.isSignatureValid()) {
System.out.println("更新订单状态...");
// 更新订单状态逻辑
context.setOrderStatusUpdated(true);
// 传递给下一个处理器
if (nextHandler != null) {
nextHandler.handle(context);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验签未通过,无法更新订单状态。");
}
}
}
5、下一个执行链:发送通知,告知用户支付成功
/**
* 发送通知处理器
*/
@Data
public class NotificationSender implements PaymentCallbackHandler {
private PaymentCallbackHandler next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Next(PaymentCallbackHandler handler) {
this.nextHandler =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PaymentCallbackContext context) {
if (context.isOrderStatusUpdated()) {
System.out.println("发送支付成功通知...");
// 发送通知逻辑
context.setNotificationSent(tru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订单状态未更新,无法发送通知。");
}
}
}
6、下一个执行链:统计订单支付成功的数量和金额
/**
* 实现统计处理器
*/
@Data
public class StatisticsCollector implements PaymentCallbackHandler {
private PaymentCallbackHandler next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Next(PaymentCallbackHandler handler) {
this.nextHandler =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PaymentCallbackContext context) {
if (context.isNotificationSent()) {
System.out.println("统计订单支付成功数量和金额...");
// 统计逻辑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未发送通知,无法统计订单信息。");
}
}
}
7、最后,进行测试,指定各个链条之间的顺序,调用第一个责任链即可,它就会自动执行后续的责任链,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est().startPaymentCallback();
}
private void startPaymentCallback() {
// 创建处理器实例
PaymentCallbackHandler signatureValidator = new SignatureValidator();
PaymentCallbackHandler orderStatusUpdater = new OrderStatusUpdater();
PaymentCallbackHandler notificationSender = new NotificationSender();
PaymentCallbackHandler statisticsCollector = new StatisticsCollector();
// 构建责任链
signatureValidator.setNext(orderStatusUpdater);
orderStatusUpdater.setNext(notificationSender);
notificationSender.setNext(statisticsCollector);
// 执行责任链
signatureValidator.handle(new PaymentCallbackContext());
}
}
总结
将支付回调的各个步骤使用责任链模式进行拆分以后,有很多优点:
- 解耦合:你无需关注你的下一个链条是如何实现的,只需要把自己的模块实现好即可,并且链条之间的顺序可以随意切换,在构建责任链时指定Next即可,无需去各个实现类中进行修改代码;
- 高可扩展性:当需要新增加或者修改支付回调处理的步骤时,可以通过添加新的处理器来实现,而无需修改已有的代码。
- 提高可读性:每一个步骤的实现代码都在独立的类中实现,这样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调试代码,不像很多业务代码一样,一大堆业务处理逻辑放在一个方法里面调来调去,很容易搞迷糊。
但是他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如下:
-
可能造成循环调用: 如果责任链的 setNext() 设置不当,就可能会导致循环调用,栈溢出StackOverFlow;
-
不一定适合所有情况: 责任链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是会增加代码的复杂性和代码量。在一些简单的场景下,使用责任链模式可能会显得过于复杂,也没必要;
-
适合场景:整体的业务流程场景较为复杂,并且每个步骤之间都是有序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处理流程时,责任链模式可以提供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
ps:以下是我整理的java面试资料,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最后,创作不易,觉得写得不错的可以点点关注!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