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LiDAR的测距原理(师弟师妹)简单科普
激光测距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ToF(Time of Flight)测距(包括脉冲测距、相位测距)和三角测距。ToF测距是通过测量光的飞行时间来计算距离。激光器发射一个激光脉冲,并由计时器记录下出射的时间,回返光经接收器接收,并由计时器记录下回返的时间。两个时间相减即得到了光的“飞行时间”,而光速是一定的,因此在已知速度和时间后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距离。根据发射激光信号的不同形式,ToF测距法可分
激光测距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ToF(Time of Flight)测距(包括脉冲测距、相位测距)和三角测距。
ToF测距是通过测量光的飞行时间来计算距离。根据发射激光信号的不同形式,ToF测距法可分为脉冲测距和相位测距。
测距方法 | 距离 | 精度 | 抗强光能力 | 光功率 | 成本 | 扫描仪示例 |
脉冲测距 dToF | 远 | 低 | 强 | 中 | 中 | RIEGL VZ-6000 (标称最远6000m) |
相位测距 iToF | 中 | 中 | 中 | 高 | 中 | Z+F PROFILER 9012 |
三角测距 | 近 | 近距离高 | 无 | 低 | 低 | 太多了 |
一、脉冲激光测距(dToF: direct time of flight,直接测量飞行时间)
1.1 基本原理
激光器发射激光脉冲,计时器记录发射时间T1;接收器接收被反射的激光,计时器记录接收时间T2。两个时间的间隔△ T即为激光的“飞行时间”。光速c是一定的,因此距离可由速度与时间计算得到。
1.2 示意图
1.3 优势
(1)原理不难。
(2)功耗低。
(3)抗干扰能力强。
(4)测距距离远。(理论上的测距精度不随距离增加而下降)
(5)标定较为简单。
1.4 不足
(1)所需元器件需要高精度。
(2)(电路问题)系统集成不是很简单。
二、相位激光测距(iToF: indirect time of flight,间接测量飞行时间)
2.1 基本原理
相位测距是将发射的连续的激光进行幅度调制(调制光的光强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被反射后,激光产生相位变化。根据相位差来间接测量时间和距离(曲线测距)。比dToF直接测量时间所需的器件要求相对降低,处理难度也降低了很多。
2.2 示意图
单一频率测量时,只能分辨不足2π的部分。因此,当测相分辨率一定时,频率越小,距离分辨率越高,测量精度越高。这也是相位测距测程不可以很大的原因。
2.3 优点
(1)原理也不难。
(2)系统集成较为轻松。
2.4 不足
(1)精度随距离下降。但在几十米的范围内挺好用。
(2)功耗较大。
(3)多路径效应,抗干扰能力较差。
(4)标定相对复杂,需要对多个距离进行标定。
三、三角测距法
3.1 基本原理
三角测距根据摄像头的光斑成像位置,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几何关系计算距离。双目视觉、结构光测距等,都可归纳为三角测距原理。
激光器发射激光,激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发生反射;基线另一端的CCD相机接收反射信号,并记录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夹角。依照光学路径,不同距离的物体会显示在CCD上的不同位置。
因此,在已知激光源和CCD间距离的情况下,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就可疑推导出激光源与物体表面的距离。
3.2 示意图
L是激光源,C是CCD中心,LC构成基准线。
O是目标物,LO是入射线,LC是反射线。
α是入射线与基准线的角度。
P是目标物O的反射线在光敏单元上成像的位置。
P’是当目标物O距离基线LC无穷远处时,反射光线在光敏单元上成像的极限位置。
PP’是光斑在光敏单元上偏离极限位置的位移,记为X。
CF是焦距f。
3.3 优势
(1)原理也很简单。
(2)成本不高,主要器件为激光发射器和线阵CCD。
(3)近距离下的探测精度较高,可以达到亚毫米级,在工业测量和逆向工程中较为常用,激光SLAM的扫地机器人应该也是吧。
3.4 不足
(1)信噪比较高。在强光的环境下,反射光斑可能就没有了;接收器检测不到反射光斑,那不就。
(2)无法远距离探测。物体越远,CCD上的呈像位置越接近,物极必反啊!超过某个距离后,CCD也几乎无法分辨哪个是哪个了,也只能瞎算了。
下一篇简介
既然知道了LiDAR的测距原理,那么接下来将介绍点云的常用文件格式。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