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包各层结构
文章目录# 封装过程## TCP 头## IP 头## MAC 头# 参考# 封装过程## TCP 头① 源端口、目标端口:计算机上的进程要和其他进程通信是要通过计算机端口的,而一个计算机端口某个时刻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所以通过指定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就可以知道是哪两个进程需要通信。源端口、目标端口是用16 位表示的,可推算计算机的端口个数为0-65535(2^16)个,服务器的端口固定的;客户端的
# 封装过程
## TCP 头
① 源端口、目标端口:计算机上的进程要和其他进程通信是要通过计算机端口的,而一个计算机端口某个时刻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所以通过指定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就可以知道是哪两个进程需要通信。源端口、目标端口是用16 位表示的,可推算计算机的端口个数为0-65535(2^16)个,服务器的端口固定的;客户端的端口随机的
cat /etc/services 查询常见服务器端口号,常见的端口号:
http 80/tcp https 443/tcp ssh 22/tcp ftp 21/tcp 文件传输协议 tftp 69/utp smtp 25/tcp 邮件
pops 110/tcp dns 53/tcp/udp dhcp udp 67 68 自动获取IP telnet 23/tcp 远程主机 mysql 3306/tcp 数据库
oracle 1521/tcp sql server 1433/tcp smb 445 139 137 138/udp windows共享 snmp 161udp 监控管理
② 序列号:表示本报文段所发送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编号。在TCP 连接中所传送的字节流的每一个字节都会按顺序编号。由于序列号由32位表示,所以每2^32个字节,就会出现序列号回绕,再次从0开始
③ 确认号:表示接收方期望收到发送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字节数据的编号。也就是告诉发送方:我希望你(指发送方)下次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数据的编号是这个确认号
④ 数据偏移:表示TCP 报文段的首部长度,共4位,由于TCP 首部包含一个长度可变的选项部分,需要指定这个TCP 报文段到底有多长。它指出TCP 离报文段的数据起始处距离 TCP 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该字段的单位是32 位( 即4 个字节为计算单位),4 位二进制最大表示15,所以数据偏移也就是TCP首部最大60字节
⑤ 标记位 :(下篇讲到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中很重要)
URG :表示本报文段中发送的数据是否包含紧急数据。后面的紧急指针字段(urgent pointer )只有当URG=1 时才有效,URG=0无效
ACK :表示是否前面的确认号字段是否有效。ACK=1 ,表示有效。只有当ACK=1时,前面的确认号字段才有效。TCP 规定,连接建立后,ACK 必须为1, 带ACK 标志的TCP 报文段称为确认报文段
PSH :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应该立即从TCP 接收缓冲区中读走数据,为接收后续数据腾出空间。如果为1 ,则表示对方应当立即把数据提交给上层应用,而不是缓存起来,如果应用程序不将接收到的数据读走,就会一直停留在TCP 接收缓冲区中
RST :如果收到一个RST=1 的报文,说明与主机的连接出现了严重错误(如主机崩溃),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连接。或者说明上次发送给主机的数据有问题,主机拒绝响应,带RST 标志的TCP 报文段称为复位报文段
SYN :在建立连接时使用,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 ,ACK=0 时,表示这是一个请求建立连接的报文段;当SYN=1 ,ACK=1 时,表示对方同意建立连接。SYN=1,说明这是一个请求建立连接或同意建立连接的报文。只有在前两次握手中SYN才置为1,带SYN 标志的TCP 报文段称为同步报文段
FIN :表示通知对方本端要关闭连接了,标记数据是否发送完毕。如果FIN=1 ,即告诉对方:“我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你可以释放连接了”,带FIN 标志的TCP报文段称为结束报文段
⑥ 窗口大小:表示现在充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也就是告诉对方,从本报文段的确认号开始允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
⑦ 校验和:提供额外的可靠性
⑧ 紧急指针:标记紧急数据在数据字段中的位置
⑨ 选项部分:其最大长度可根据TCP 首部长度进行推算。TCP首部长度用4位表示,选项部分最长为:(2^4-1)*4-20=40 字节
常见选项:
最大报文段长度:Maxium Segment Size ,MSS
窗口扩大:Windows Scaling
时间戳: Timestamps
## IP 头
① 版本: 占4 位,IP 协议的版本目前的IP 协议版本号为4,Ipv4
② 首部长度: 占4 位, 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15 个单位,一个单位为4 字节,因此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60 字节
③ 区分服务: 占8 位, 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 在旧标准中叫做服务类型,但实际上一直未被使用过. 后改名为区分服务. 只有在使用区分服务(DiffServ) 时, 这个字段才起作用. 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使用
④ 总长度: 占16 位, 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 单位为字节, 因此数据报的为最大长度为 65535 字节,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最大传送单元 MTU
⑤ 标识: 占16 位, 它是一个计数器, 通常,每发送一个报文,改值会加1,也用于数据包分片,在同一个包的若干分片中,该值是相同的
⑥ 标志(flag): 占3 位, 目前只有后两位有意义
DF:Don‘t Fragment当 ,中间的一位,只有当 DF=0 时才允许分片
MF:More Fragment ,最高位,MF=1 表示后面还有分片。MF=0表示最后一个分片
⑦ 片偏移: 占12 位, 指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该分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 片偏移以8 个字节为偏移单位
⑧ 生存时间: 占8 位, 记为TTL (Time To Live) 数据报在网络中可通过的路由器数的最大值,TTL 字段是由发送端初始设置一个8 bit 字段. 推荐的初始值由分配数字 RFC 指定, 当前值为64,发送 ICMP应答时经常把 TTL 设为最大值 255
linux 默认为64 windows 默认为128
cat /proc/sys/net/ipv4/ip_default_ttl 查询本机的TTL
echo 128 > /proc/sys/net/ipv4/ip_default_ttl 修改自动ttl,伪装为windows
⑨ 协议: 占8 位, 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IP 层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 1表示为 ICMP协议, 2表示为 IGMP 协议, 6表示为 TCP 协议, 17表示为UDP协议
⑩ 首部检验和: 占16 位, 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检验数据部分.这里不采用 CRC 检验码而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
⑪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都各占4 字节, 分别记录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 MAC 头
# 参考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