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第2章矩阵代数)
主要内容本章以列昂惕夫生产消费模型为例,讲解了矩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列昂惕夫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获得诺贝尔奖,其中线性代数为他获得诺奖提供了重要帮助。有这么一个复杂的经济命题:假设某国的经济体系分为nnn个部门,这些部门分别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例如制造业、农业产品、服务业业产品。可以用Rn\mathbb R^nRn中的向量x\boldsymbol xx来代表这个...
主要内容
本章以列昂惕夫生产消费模型为例,讲解了矩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
列昂惕夫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获得诺贝尔奖,其中线性代数为他获得诺奖提供了重要帮助。
有这么一个复杂的经济命题:
假设某国的经济体系分为 n n n个部门,这些部门分别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例如制造业、农业产品、服务业业产品。可以用 R n \mathbb R^n Rn中的向量 x \boldsymbol x x来代表这个产出向量, x \boldsymbol x x中的每一个元素代表一个不同类型的产品。另外,用向量 d \boldsymbol d d代表需求向量,也就是社会需要消耗多少产品。理想情况下,如果要保持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只要保证 x = d \boldsymbol x = \boldsymbol d x=d即可。但实际上,每个部门在生产的同时,也需要进行消费,例如,制造业部门虽然产出工业产品,但要维持它的运转,它在产出时也需要消耗一定的制造业产品、农业产品、服务业产品,这种额外的消费被称作中间需求。这就使得问题变得复杂了起来。
针对如上问题,为了评估各生产部门的中间需求,计算列昂惕夫提出了一种建模的方法:
针对每个部门,都有一个 R n \mathbb R^n Rn中的单位消费向量,它列出了该部门的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
如下图所示,每一列代表了每个部门的单位消费向量,其中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单位消费向量分别是: c 1 = [ 0.50 0.20 0.10 ] \boldsymbol c_1 = \begin{bmatrix}0.50 \\ 0.20 \\ 0.10\end{bmatrix} c1=⎣⎡0.500.200.10⎦⎤, c 2 = [ 0.40 0.30 0.10 ] \boldsymbol c_2=\begin{bmatrix}0.40 \\ 0.30 \\ 0.10\end{bmatrix} c2=⎣⎡0.400.300.10⎦⎤, c 3 = [ 0.20 0.10 0.30 ] \boldsymbol c_3 = \begin{bmatrix}0.20 \\ 0.10 \\ 0.30\end{bmatrix} c3=⎣⎡0.200.100.30⎦⎤,每个向量代表了每生产该1单位(通常以100万美元作为单位)该产品时,需要消耗多少其他产品。
举例:
如果制造业决定生产100单位产品,它将消费多少?
解:
计算:
100 c 1 = 100 [ 0.50 0.20 0.10 ] = [ 50 20 10 ] 100\boldsymbol c_1 = 100\begin{bmatrix}0.50 \\ 0.20 \\ 0.10\end{bmatrix}=\begin{bmatrix}50 \\ 20 \\ 10\end{bmatrix} 100c1=100⎣⎡0.500.200.10⎦⎤=⎣⎡502010⎦⎤
可知,制造业每生产100单位产品,就要消耗制造业自身产出的50单位产品,并消费掉20单位农业产品,以及10单位服务业产品。
由上例,可以启发我们如何计算中间需求。假设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分别决定生产
x
1
x_1
x1,
x
2
x_2
x2,
x
3
x_3
x3单位产出,那么它们造成的总的中间需求为:
x
1
c
1
+
x
2
c
2
+
x
3
c
3
=
C
x
x_1\boldsymbol c_1 + x_2\boldsymbol c_2 + x_3\boldsymbol c_3 = C\boldsymbol x
x1c1+x2c2+x3c3=Cx
其中,
C
C
C是消耗矩阵
[
c
1
c
2
c
3
]
\begin{bmatrix}\boldsymbol c_1 & \boldsymbol c_2 & \boldsymbol c_3\end{bmatrix}
[c1c2c3],也就是:
C
=
[
0.50
0.40
0.20
0.20
0.30
0.10
0.10
0.10
0.30
]
C = \begin{bmatrix}0.50 & 0.40 & 0.20 \\ 0.20 & 0.30 & 0.10 \\ 0.10 & 0.10 & 0.30\end{bmatrix}
C=⎣⎡0.500.200.100.400.300.100.200.100.30⎦⎤。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表达中间需求了,由于总产出=中间需求+社会需求,那么自然可以得出如下表达式:
x
=
C
x
+
d
\boldsymbol x = C\boldsymbol x + \boldsymbol d
x=Cx+d
上式可以重写为:
(
I
−
C
)
x
=
d
(\boldsymbol I - C)\boldsymbol x = \boldsymbol d
(I−C)x=d
现在,只要知道社会需求
d
\boldsymbol d
d是多少,我们就能够做出预算,也就是每个部门的生产量
x
\boldsymbol x
x。
例:
假设社会需求是制造业50单位,农业30单位,服务业20单位,求生产水平 x \boldsymbol x x。
解:
I − C = [ 1 0 0 0 1 0 0 0 1 ] − [ 0.5 0.4 0.2 0.2 0.3 0.1 0.1 0.1 0.3 ] = [ 0.5 − 0.4 − 0.2 − 0.2 0.7 − 0.1 − 0.1 − 0.1 0.7 ] \boldsymbol I - C = \begin{bmatrix}1 & 0 & 0\\0 & 1 & 0\\0 & 0 & 1\end{bmatrix} - \begin{bmatrix}0.5 & 0.4 & 0.2 \\ 0.2 & 0.3 & 0.1 \\ 0.1 & 0.1 & 0.3\end{bmatrix} = \begin{bmatrix}0.5 & -0.4 & -0.2 \\ -0.2 & 0.7 & -0.1 \\ -0.1 & -0.1 & 0.7\end{bmatrix} I−C=⎣⎡100010001⎦⎤−⎣⎡0.50.20.10.40.30.10.20.10.3⎦⎤=⎣⎡0.5−0.2−0.1−0.40.7−0.1−0.2−0.10.7⎦⎤
化简增广矩阵:
[ 0.5 − 0.4 − 0.2 50 − 0.2 0.7 − 0.1 30 − 0.1 − 0.1 0.7 20 ] ∼ [ 1 0 0 226 0 1 0 119 0 0 1 78 ] \begin{bmatrix}0.5 & -0.4 & -0.2 & 50 \\ -0.2 & 0.7 & -0.1 & 30 \\-0.1 & -0.1 & 0.7 & 20\end{bmatrix}\sim\begin{bmatrix}1 & 0 & 0 & 226 \\0 & 1 & 0 & 119 \\0 & 0 & 1 & 78\end{bmatrix} ⎣⎡0.5−0.2−0.1−0.40.7−0.1−0.2−0.10.7503020⎦⎤∼⎣⎡10001000122611978⎦⎤
可知,制造业需要226单位,农业119单位,服务业78单位。
若 I − C \boldsymbol I - C I−C可逆,则可以直接使用逆矩阵定理,得出 x = ( I − C ) − 1 d \boldsymbol x = (\boldsymbol I - C)^{-1}\boldsymbol d x=(I−C)−1d。可以通过证明得知,在大部分实际情况中( C C C中每一列的和小于1,因为每个部门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投入的总价值应该小于1), I − C \boldsymbol I - C I−C是可逆的,而且产出向量 x \boldsymbol x x是经济上可行的,也就是说, x \boldsymbol x x中的元素是非负的,这里略去不讲。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