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摄技术-景别、构图、角度、景深、运镜、摄像头、打光、声音
电影Film是由段落Sequence组成,而段落是由场景Scene组成,而场景是由镜头Shot组成。
电影拍摄技术-景别、构图、角度、景深、运镜、摄像头、打光、声音
电影Film是由段落Sequence组成,而段落是由场景Scene组成,而场景是由镜头Shot组成。
类型
电影的类型一开始只有诗歌和戏剧,之后逐渐增加恐怖、犯罪、悬疑、科幻、爱情、喜剧、动作等,从这些类型中又扩展出他们的子类型,例如动作类型可以扩展为冒险、武打、超级英雄等。
类型也可能是混合两种以上的,例如科幻恐怖、爱情动作、科幻喜剧等,这种混合可以从一开始就体现并贯穿全程,也可以是初始为一种类型,之后剧情突变为两种类型混合。
确定电影类型会影响其他因素如场景、人物、事件等,反过来这些因素也能决定电影类型。
例如荒野、牛仔帽、左轮手枪、马匹加上固定的背景音乐几乎立刻能确定这是一部西部冒险片。
而如果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就意味着里面会有作为主角的超级英雄角色和邪恶反派,并且超级英雄角色总是会有固定的背景设定,如穷苦少年变异、亿万富翁打击罪犯、外星混血种觉醒等;而反派就是混乱、毁灭世界、极端化的认知。
类型套路固定了,必须想办法让其既保留公式化的熟悉感,又有一些意外惊喜,掌握好这种平衡才能让电影更好看,如现在流行的超级英雄里的反英雄片,毒液、死侍、黑亚当等。
总的来说,类型会影响所有元素的选择和剧情编排,特别是会决定受众,选择好类型至关重要。
Shot Sizes 景别
景别是最主要决定如何呈现画面的方式。
Establishing Shot 远景
宽阔,可用于交代宏大的地理环境,一般用于故事开篇,展示整体世界背景,或者用于场景转换。
Master Shot 主镜头
展示单独的场景环境下的主要角色,并揭示关系
Wide Shot 广角镜头
相对远景而言能更好地同时呈现人物与场景的关系和大小对比,可以概括人物在该场景中的事情(等待、迷路、孤独、寻找)
Full Shot 全景
展示主体人物全身,一般是顶天立地并且位置居中,周围场景和配角可以是静态的或者带有互动的。
全景能通过人物脸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全方位地推进故事。
Medium Full Shot 中全景
又称Cowboy Shot牛仔镜头,指拍摄包含人物胯部到头部的镜头,属于中景的一种特化变形,主要用于展示更具有独立、自信、冲突、挑战、危险的形象。
Medium Shot 中景
指拍摄人物临近膝盖到头部的镜头都算中景(因此牛仔镜头也是中景),是最常用的中性缓和镜头,可以很好地以旁观角度看待人物之间或者人物场景之间的互动,减少不协调感。
也有电影喜欢用中景和近景去展示从镜头外突如其来的意外(枪击、拳头)
Medium Close Up 中近景
拍摄包含人物胸部到头部的镜头,讲究细节和故事,与观众更亲密,减少分心的可能性。
Close Up 近景
主要是包含人物肩膀到头部,并更多集中在角色的脸部的镜头。特别是眼神和表情,用于展示情绪变化、当前思维等。
近景特写的艺术
主要用于强调情绪:悲伤、浪漫、恐惧、高兴。
可以很好地展示细节,例如眼皮的变化。
需要配合画面纵横比、焦距、景深、相机角度、调度、布光。
画面纵横比可以用来单独展示人物情绪本身,或者搭配背景一起展示,特别是可以配合额外的占幅较小的配角人物来讲述故事。
通过短焦拉近观众与人物距离,或者长焦让观众从远处观察人物,也可用来展示更多背景互动。
景深也能用来调整背景与人物关系,使人物融入或者分开。
低位角度(向上拍)能增加人物力量感,高位角度(向下拍)能剥夺人物力量,斜角能增加冲击感或者疯狂,头顶角度能增加超脱感。
调度也能特化情绪,例如拍摄人物侧面展示旁观视角,从人物侧后方拍摄产生偷窥感(神秘感),拍摄人物躺下镜头可以展示脆弱感,背面打光来展现封闭、冷漠的情感。
彩色打光或者背景散射能更好地提升质感,头顶打光能提升神秘感,给眼睛单独提光或者遮蔽其他灯光能更好地展示眼神,半面光源和半面暗来展示抉择和关键变化。
(通过镜头正面的打光来增加正面和阳光,通过镜头背侧面来增加智慧和阴谋感)
注意电影中包含太多的近景会削弱效果,最好只用来展示比较关键或者紧张的人物冲突场景,但仍需要保持镜头剪辑切换。
Extreme Close Up 极端近景
只展示特定区域,如角色的眼睛或嘴巴或鼻子或耳朵,或者是一颗子弹,或者是一张纸条。用于突出和强调某样情况,更好地提升、延长地创造戏剧性。
Framing 取景与构图
取景一般是指人物、背景组成的构图,合适的构图能更好地表达。
注意镜头和景别是搭配组合使用的,理论上任意镜头可以搭配任意景别。
Single Shot 单人镜头
可以是干净的单人镜头,完全没有其他人物出现;
或者是脏镜头,由一个人物和另外一个人物的部分躯体构成,用于隔离人物等。
Double Shot 双人镜头
两个人物同时出现,朝向可以由他们两者的关系决定,但一般面部都要清晰可见,方便演绎他们之间的关系、动向、共情、对立、冲突。
依次类推也有三人镜头、四人镜头、五人镜头,但过多讨论这种数字没有意义,做法与双人镜头没有区别。
Crowd Shot 多人镜头
多人镜头用于归纳5人以上的镜头,通常用于表现周围群体的反应,最重要的在于表现出群体的异同,让人对事件有一个初步的反馈。
Over The Shoulder 过肩镜头
过肩镜头类似于单人镜头和刷个女人镜头的混合,一般是一人面向镜头,另一个人出现肩膀以上部分的构图方式,并且来回切换可以更好地让我们融入角色情绪。
Point Of View 视角镜头
视角镜头即是从一个角色的视角去拍摄周围事物,这个角色可以是人,或者外星人、机器人,可以是通过望远镜、孔洞、瞄准镜去观看的,并且往往搭配相应的音频使用。
Insert Shot 插入镜头
一般是超近距离镜头,用于关注细节。
通过搭配视角镜头、单人镜头来展示人物在关注的事物。
Angles 拍摄角度
在景别和取景决定后,需要确定拍摄角度,由相机高度、朝向所决定。
拍摄角度会影响观众如何认知景别和取景带来的画面。
Low Angle 仰角拍摄
任何低于主体视线的镜头并往上拍摄都是仰角拍摄。
仰角可以让被拍摄角色显得更强大,非常适合英雄或反派,也可以用于呈现场景的压迫感。
High Angle 俯角拍摄
俯角相当于仰角当然是凸显被拍摄角色的虚弱和屈服,也可以用于拍摄单纯的广大世界或者广大世界里的渺小角色。
俯角和仰角
Overhead Shot/Bird‘s Eye View/God’s Eye View 俯拍镜头/鸟瞰视角/上帝视角
指代从顶往下拍摄,摄像机镜头几乎垂直于地面与主体上方,呈现90度。
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呈现复杂的连贯动作、呈现宗教关系、或者充满内容的复杂画面。
Dutch Angle 德式倾角拍摄
这种拍摄方式可以很好地凸显角色之间的愤怒情绪和冲突争议。
Eye Level Angle 眼平拍摄
即从人物眼睛视角等高的方式呈现,也是最常用的拍摄角度,让观众观感最为自然和中性,不会过早地对呈现的角色作出判断。
Should Angle 肩平拍摄
这是第二常用的拍摄角度,即从肩膀等高出发,对到人物眼睛时呈现轻微的仰角效果,通常用于人物之间对话时。
Hip Level Angle 腰平拍摄
与腰部等高,通常结合牛仔镜头,配合其他拍摄角度切换更好地表现接下来即将出现的事件。
Knee Angle 膝平拍摄
即膝盖等高,更好地跟随角色行进并同时呈现身体细节。
Ground Level Angle 地平拍摄
即与地面等高,甚至穿越地板到地下。
可以很好地呈现开场或者角色登场时周围环境细节与声音,让观众期待接下来的完整角色或者新环境的呈现。
Focus Length 景深
Deep Focus 深焦
意味着焦距调到最远处,可以看清所有近中远景的人物与环境景象,方便多方位展示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可以同时发生不同的事情。
Shallow Focus 浅焦
意味着焦距只集中到想要展示的人物或事物身上,除此之外都是模糊的。
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强调突出这个聚焦处,但不宜过度使用,如果展示的内容不够吸引,会放大焦虑感。
Soft Focus 柔焦
让全部事物都处于失焦的状态,凸显一种朦胧感,常用于展示女主角的美丽或者梦幻的场景。
可以全片都使用柔焦,会让影片本身带有强烈的童话色彩。
柔焦一般是通过特殊方式达成,如镜头的内置缺陷、往镜头涂抹凡士林、加上半透光的布料遮掩、使用柔光滤镜等。
Shift Focus 移焦
即是通过变焦的方式让焦距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通过这种同个镜头内的焦距切换来很好地凸显不同人物的前后关系与重心变化。
Rect Focus 裂焦
裂焦是一种用于同时展示近景与远景,但模糊中景的方式,通常用于展示处于不同距离的人物关系、对话或者相同的处境等。
裂焦会很容易创造出与当前氛围的割裂感,通常用于展示一些脱离环境的进展与变化等,需要慎用,否则会容易让观众出戏。
裂焦一般是通过在镜头上加装半片额外镜头来物理制造。
Tilt & Shift 移轴
移轴也是一种需要慎用的技术,它是通过倾斜和移位的方式使得同一平面的事物大部分都处于模糊状态,而只能清晰展示一小部分人物景象,从而达成一种光怪陆离或者脱离现实的精神异常感,被模糊的景象往往显得不够真实像是微距玩偶。
Camera Movement 运镜
指代的是通过移动摄像机、切换景别与镜头、变化焦距取得的一连串动静结合的效果。
Static Shot 静态镜头
一边通过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实现的,可以体现精确构图、定格演员行为、常见于对话场景,也可用于体现角色的困境、不可移动的状态。
Pan Shot 横摇镜头
摄像机位置固定并进行水平横向旋转来拍摄,可用于原地(目光)跟随角色移动,或者揭露大量主要信息。
慢速横摇可以积累观众的期待,让后续总结性镜头更有有价值。
快速横摇(Whip Pan)可以凸显能量与掌控力,例如飞机飞过、目光扫过。
Tilt Shot 俯仰镜头
摄像机固位置固定并进行上下垂直旋转来拍摄,能更好地体现世界的立体性或者从水平转移到天空,从天空转回到地面。
可以用于拔高气势、体现压迫感(从下到上),或者回复平缓与体现脆弱的情感(从上到下)。
也可和横摇一样用于揭露信息,但更为粗略与专注地平线远近和高度变化。
Push In Shot 推镜头
通过将摄像头推向目标位置,常见于强调某个时刻、放大某个细节,增强情感张力。
Pull Out Shot 拉镜头
通过将摄像头拉远目标位置,弱化主体、常见于断开(观众)与角色/物品的连接和脱离场景,表示接下来的行动将不再以其为核心。
也能更好地表现此刻角色被孤立的状态。
Zoom 变焦镜头
这里指的是放大与缩小,而非前面提过的浅焦与深焦,可以理解为取景的大小区别。
通过改变摄像头的焦距,使之放大或缩小主体,包含的场景占比反过来随之被减少或者增加。
注意这种变焦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实现的,人类只能通过走进和远离体现推拉镜头,而无法变焦来体现放大与缩小,因此显得这种运镜方式极其不自然。
慢速变焦则适用于严肃、恐怖的场景塑造。
快速变焦用于体现细节与让主体特性弥漫。
极速变焦(Clash Zoom)则富有戏剧性与喜剧感。
Dolly Zoom 滑动变焦
又称为希区柯克变焦。
通过同时结合推拉与变焦,创造一种眩晕与不稳定的效果,但两者必须是固定且相反的搭配:
- 推镜头搭配缩小变焦,可以让容纳的场景范围变大,尺寸变大或距离变近,但主体却保持大小不变(推进距离与变焦幅度比例有关),创造一种吞噬扭曲感。
- 拉镜头搭配放大变焦,可以让容纳进来的场景范围缩小,尺寸变小或距离变远,并且放大主体本身(依旧是拉远距离与变焦幅度比例有关),很好地固化观众视角,并同步聚焦场景主体。
例如可以推+缩焦来体现前景的表演者与远景中的观众距离越来越近,但不会放大表演者本身。
Camera Roll 翻转镜头
即旋转镜头,通过让摄像机在(以摄像机到被拍摄者之间连线的)长轴上旋转,并保持摄像方向不变。
可以展示失衡、迷失方向、冲击、不可控、不安的感觉。
例如恐怖片或者反派占据主导的反转惊喜、惊吓的戏剧性转变。
Tracking Shot 跟随镜头
通过手持创造一种跟随或者引导主体长时间行动,凸显目的性与共同体验过程。
这可以很好地展示一种纪录片、沉浸式的感觉,例如死亡录像带中展示的手持摄像机拍摄模式。
Trucking Shot 移镜头
通过让镜头沿着固定轨道一直横移,可以快速且按顺序展示几个重要连贯的场景与主体互动。
Arc Shot 弧形运动镜头
摄像机围绕主体进行旋转拍摄,通常是水平弧形,但也可以是垂直,更出乎意料。
当主体几乎完全静止时,可以全方位展示主体当前情况,展示场景或者其他角色对主体的影响。
Boom Shot 升降镜头
通过将摄像头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拍摄,可以借助摇臂、悬臂或垂直滑轨完成。
通用由下而上(Boom Up)能用于避开较矮的前景阻挡,揭露整体信息,或者从上到下(Boom Down)从空泛的景象回归到当前场景。
当主体本身处于上下运动时,也可以用来作为跟随镜头使用。
Random Movement Camera Shake 随机镜头
随机镜头包含相机抖动、意外变焦、随时变化的运动方向。
可以很好地展示纪录片性质的日常场景。
或者快速变化来展示混乱状态下的变化,如战场、末日、追杀逃跑、角色突发冲突等。
通常需要结合各种运镜来展示一个片段中的动态变化。
Camera Lenses 摄像机镜头
这里指的是物理设备,摄像机所使用的镜头类型,如短焦镜头、长焦镜头都需要通过更换摄像机前方的镜头来切换等。
其本身所体现的镜头拍摄已经在前面介绍过,这里是介绍物理上的镜头部件与可以达成哪些镜头拍摄。
工作原理
光线进入摄影机镜头(Len),通过称为镜头元件(Lens Elements)的玻璃罩,被弯曲或扭曲后落到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焦点上,生成图像。
焦距指的是光学中心(Optical Center)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距离越短,则可容纳越大的景别,反过来距离越长,则只能容纳狭小的景象。
镜头都用焦距(单位为毫米)来区分,如17mm为常规镜头,经过24、50、90、135到狭窄的200mm镜头都有。
短如4mm的鱼眼镜头,长如1200mm的望远镜头也有应用方向。
镜头也可以分为定焦镜头(Prime Lenses)和变焦镜头(Zoom Lenses),顾名思义定焦不可变焦,而变焦可以通过变动镜头元件位置来改变焦距。
定焦镜头的好处是镜片部件少,成像更锐利,光圈大,因此可通过更多光线,可进行低光拍摄,也可更好地隔离深景与浅景。
变焦镜头则方便快速切换拍摄远景、中景与近景,省下更换镜头的时间。
接下来介绍具体的镜头类型
Extreme Wide Angle/Fisheye 超广角镜头/鱼眼镜头
指18mm~24mm之间的镜头,可以同时拍摄特定景象与背景。
超广角镜头都会有畸变,其中会有明显畸变的镜头称之为鱼眼镜头,可以利用这种扭曲展示不自然的观察,放大面部特征或者放大场景带来的焦虑鱼扭曲。
Wide Angle 广角镜头
指24mm~35mm之间的镜头,相比超广角不会有畸变,但依旧能很好地拍摄广角景别。
可以拍摄运动主体与运动方向,或者在狭小空间里放大两个角色之间的距离感。
Standard 标准镜头
指35mm~50mm之间的镜头,又称为普通镜头,因为与人眼的焦距相似,拍摄效果像是亲眼所见,亲身参与,适合展示真实与自然的场景。
Telephoto 望远镜头
指70mm以上的镜头,又称为长焦镜头。
通常用于拍摄远处主体,展示一种监视、间谍机密感,其也可以很好地把大量背景与主体放在一起并压缩空间,凸显一种群体中的孤立感和对比。
也可以让朝向/背向镜头的运动显得微不足道,同样能凸显徒劳无力感。
Macro 微距镜头
又称为显微镜头。可以是15mm200mm,与焦距无关,主要是极限特写拍摄,可以像放大镜一样,展示1:15倍放大的细节效果。
常见于使用长焦远处拍摄昆虫,或者短焦拍摄植物花瓣、文本内容线索等。
Tile Shift 移轴镜头
其同样与焦距范围无关,而是通过中线移动镜头,创造左右或者上下焦距不一致,来营造模糊与梦幻、不真实感。
加装更多部件可以创造边缘晕眩、色彩偏移变动等。
打光
通过不同角度、颜色、强弱的打光可以制造出不同效果,一般无论是何种场景都需要额外的灯光来帮助增强或者减弱场景光(太阳、路灯)带来的效果。
一般环绕人物的有三种灯光:
- 主光,用于照亮人物主体,一般放置于前方侧面或者头顶
- 补光,用于减弱主光造成的阴影,在多人物场景可以互为不同角色的主光与补光
- 背景光,用于照亮人物头发等边缘使其发亮,让人物轮廓与背景分隔开来。
根据场景使用的灯光:
- 室内白天:窗户自然光
- 室内夜晚:窗户月光、路灯、台灯、吊灯、烛火、电视光、手电筒等
- 室外白天:太阳光、地面水面反射光等
- 室外夜晚:月光、路灯、火堆、车灯、招牌灯、手电筒、武器光等
注意并不是一定只能用场景里才存在的灯类,额外添加发光源但不让其出现在场景中是非常常见的,如漫射灯、环形灯、直射灯、、补光布、遮光布等。
声音
电影里的声音主要包含:
- 剧情声,所有电影内角色可以听到的声音,如机器声响、物件互动声音
- 非剧情声,所有电影内角色听不到的声音,如旁白、背景音乐
也有部分在剧情和非剧情声音之间互相转换的类型,如在汽车收音机上播放音乐,然后拉到远景甚至其他场景之后依旧可以听到这首音乐。
反过来也可以,先让一个画外音旁白讲述故事,然后随剧情发展,让这个讲述人直接出现在场景内,让他变成剧情的一份子。
甚至可以混淆两者,例如让一个角色跟随只有观众能听到的音乐声开始歌唱,让人无法抓磨这是否为角色脑海内的声音。
声音主要是帮助更好地理解与进入场景,包含:
- 辅助沉浸展示新场景或者结束当前场景
- 提醒剧情出现变化或制造悬念(可出现声音或者被打断声音)
- 标记一段连贯剧情(但可能是破碎片段)的开头与结束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