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8输出是正电压而79输出则是负电压,如果我将78或者79的输出交换不就可以相互替代了吗?
后面发现,我只是将一个LDO单独的使用,而没有带入到一个系统中去分析。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在只有LDO一个器件时可以交换输出;但在实际应用中,元器件都是公用GND的,当我们将输出接地后就会短路!!当然为了实现正极接地的要求,这种电源通常都是输入、输出互相隔离。接下来简单聊一下负电压。

  • 1.负电压是什么?

负电压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电压的大小是相对于选择的参考而言的,当实际电压低于参考电压时,电压值为负。 说白了就是根据所选择的参考点,把电压分为正电压和负电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见参考点不同,得到的电压也就不同。(不经意间形成了双电源,嘿嘿。。是这样的吗?下面会讲到)

  • 2.负电压的意义

了解了负电压的概念,那么我们聊聊负电压应用。
1.避免电子积聚而产生大电流损坏测试设备和电子部件。

因为电子是带负电荷的,它会向正电压方向(高电位端)流动,电子的流动也就形成为电流。使用负电压时,过多的电子因为负电荷的缘故,会聚集到负电压的高电平端,也就是设备电源的接地端,而不会聚集在测试设备上。这样一来,设备因电子聚集而产生电流烧坏设备的机率就大大降低,设备的稳定性能就相应有所提高,设备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测量的精确一致度。

2.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电磁方面的干扰
根据物理学上电磁场的特性,负电压对于系统测试微安级或是更小级别的电信号时是有有益帮助的,能够提高系统测试毫欧级的小电阻的精确度。而对于使用负电压供电的设备,则可以提高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3.对人体和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能也好于正电压

  • 3.负电压的应用

1.电信行业普遍标准的电源就是-48V

为保护线缆,使其不会由于电池反应而被腐蚀,减少损耗,还有降低系统杂音,减少干扰等。

2. 耗尽型场效应管的栅极控制电压(基本不需要电流)

关断时用上负电压,可以加快miller(米勒效应)电容放电

密勒效应(Miller effect)是在电子学中,反相放大电路中,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分布电容或寄生电容由于放大器的放大作用,其等效到输入端的电容值会扩大1+K倍,其中K是该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防止dv/dt带来的误导通。所以对于开关频率较高,或者Vds较高的情况,用负电压关断+miller clamping(米勒钳位)比较常见。

3.双电源的运算放大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实无论它是采用双电源的供电方式,还是采用单电源的供电方式。主要是在设计电路时,根据输入信号的特性看看运放所采用的供电方式能不能使信号正常的被放大输出。如果输入信号是负电压的直流信号,采用0V~+5V的单电源供电方式,运放也就不能工作。

4.提高效率
音频放大器电路中提高效率,节省无意义的静态功耗。譬如一个驱动耳机、喇叭、等等的ab类放大器,没有负压的话,静态输出直流工作点为正,就有大量无意义的静态功耗了,效率极低,如果有负压,就可以使得输出静态工作点为0去节省静态功耗。

5.TFT LCD的门关断电压VGL(基本不需要电流)

4.产生负电压的电路

根据实际需求分为:需要提供电流、不需要提供电流的负电压。

1.不需要提供电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分析一下:
用函数发生器产生10Vp,100Khz的矩形波。矩形波为高电平时,C1通过接地的D1充电,此时VA=0.7v;矩形波为低电平时,C1电容电压不能突变,VA= -10v + 0.7v=-9.3v,并对C4冲电,VB = -9.3v + 0.7v=-8.6v.B点的电压受函数发生器输出的电压和占空比影响,可能不稳定,加上稳压电路。最终输出 -3.3V电压。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其他DCDC BUCk或是BOOST的SW作为产生负电压的PWM输入。
根据原理分析,此电路带载能力弱,适合基本不需要电流的场合,如前面提到的耗尽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关断、TFT LCD的关断。
2.需要提供电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TPS5430搭建经典的BUCk拓扑电路。。。此电路产生高达2A的驱动电流,适合需要负电压的场合。

5.LM78&LM79 搭建双电源

既然了解了负电源,那么从最初的问题开始,搭建一个双电源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为一个电子小白,水平有限,欢迎指正!

Logo

瓜分20万奖金 获得内推名额 丰厚实物奖励 易参与易上手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