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来我没打算写这一篇的,因为关于Arcgis画contour图的经验贴挺多挺容易找的,但是我发现隔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忘记了步骤是什么了,而且总是有奇奇怪怪的绊脚石。所以我再次搜索那些我遇到的问题,并且整理出一篇经验贴,也是为了方便以后的自己。

一、开启Geostatistical Analyst工具

点击菜单栏中“自定义”—“拓展模块”,将Geostatistical Analyst勾选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把鼠标放到菜单栏空白处,右键点击一下,在弹出的那一堆选择里把Geostatistical Analyst给勾选上(应该是在第4个)。

二、使用地统计向导画图

想必大家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画图的数据(txt、xls都可以,三列的数据lon、lat、X,X是要用来画等值线的数据,比如海表面温度、盐度或者别的什么标量)。
点击Geostatistical Analyst,在下拉列表里选择Geostatistical Wizard(有的汉化包把这个翻译成地统计向导)。在左侧的方法列表里选择一个插值方法,如图所示我选择的是克里金法,这是我随机选择的,每个方法都有所不同,当然大同小异,可以在正式使用之前把每一个结果都看一遍(因为我不了解这些插值方法的区别,所以用了这个笨办法)。
然后就是要调整右侧的“输入数据”,源数据集调整成为你要用来画图的图层,数据字段里记得别选成了lon或者lat之类的,一定要是你用来画图的标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你就会得到一幅有点让你血压升高的四四方方的contour图。好吧也许只是让我血压升高。因为我绘制的是海洋里的标量场,可想而知原数据在陆地上是没有值的,而经过Arcgis的插值之后,陆地上也有值了,于是只能用陆地图层盖住。但是工作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不理想的情况,比如我现在就遇到了。我得在别人已经画好的底图上加上海洋的标量场,然而这幅底图的图层是这样的(以下顺序代表从上而下的图层顺序):50m以深的海洋(面要素)、50m以浅的海洋(面要素)、陆地以及海盆(面要素)。也就是说,陆地图层是放在最下面的,而且这个陆地图层是包括海盆的,如果往上挪就会覆盖住两个海洋图层。而且陆地以及海盆图层放到最上面,这个插值结果的图层也只能在陆地以及海盆图层之上,不然显示不出来。这时候就会暴露出有虚假值的陆地的contour图。
这只是我的一些牢骚,画图啥的果然还是MATLAB最好了QAQ。

三、调整配色

Arcgis默认的配色方案并不是等距离的。鼠标右键点击刚出来的插值图层(图层的名字默认是刚刚选择的插值方法,比如我刚刚选的是“克里金法”,图层的名字就是“克里金法”),点击“属性”→“符号系统”→在最顶上的色带栏后面点击“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分类框里将“方法”改为手动,当然也有别的可选的,比如等距还是啥的,但是说实在的只有手动才能得到我想要的效果。然后“方法”下面的“类”我也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成了11。接下来就是一个一个手动地输入“中断”的值。接下来就如上面那幅图一样把色带变得均匀了。这样加图例的时候也好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插入图例

上面的步骤都点击确定之后我们回到了主界面,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图例”。
这时候会出现一堆可以标注的选项,有多少图层就可以标注多少图例。注意右边的图例项白框才是最后图例会展示的内容,左边是图层的名字。中间的>、>>、<、<<键差不多就是添加、添加全部、删除、删除全部的意思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点击下一页,再下一页,在这里记得改一下图例的边框和背景。边框默认是没有的,背景默认是透明的。我加上了边框,并且把背景变成了白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下一页、再下一页。在这里修改一下一些距离什么的。对我来说重点要修改的“图面(垂直)”,如果不修改的话,图例的每个色块会间隔比较大,我在此处把数字改成了2磅。然后点击完成就可以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是最后的图例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

1.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608080/article/details/114585173
2.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3f16e003f911792591c103a9.html

Logo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