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一)—— 数学模型
因为职业发展规划和兴趣爱好,接下来一段时间学习搭建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本文记录矢量控制系统学习过程。因为是初学,我的理解可能不够,其中每个内容的出处都会在文章内标注出来,如果不能理解清楚可以参考原文原著。1、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参考于解小刚、陈进采用Id=0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文章)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我们对其分析的时候有以下假设:...
因为职业发展规划和兴趣爱好,接下来一段时间学习搭建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本文记录矢量控制系统学习过程。因为是初学,我的理解可能不够,其中每个内容的出处都会在文章内标注出来,如果不能理解清楚可以参考原文原著。
文章目录
1、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我们对其分析的时候有以下假设:
- 忽略铁芯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 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和三相绕组产生的感应磁场呈正弦分布
- 定子绕组电流在气隙中只产生正弦分布的磁势,无高次谐波
在此理想条件下:
1.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
[ u a u b u c ] = [ R s 0 0 0 R s 0 0 0 R s ] [ i a i b i c ] + p [ ψ a ψ b ψ c ] \begin{bmatrix} u_{a}\\ u_{b}\\u_{c}\end{bmatrix}=\begin{bmatrix}R_{s}&0&0\\0&R_{s}&0\\0&0&R_{s}\end{bmatrix}\begin{bmatrix} i_{a}\\i_{b} \\i_{c}\end{bmatrix}+p\begin{bmatrix} \psi _{a}\\ \psi _{b}\\ \psi _{c}\end{bmatrix} uaubuc = Rs000Rs000Rs iaibic +p ψaψbψc
式中Rs为电枢电阻,ψa ψb ψc分别为a b c三相总磁链,ia ib ic 分别为其 abc三相的相电流,p为微分算子。
1.2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磁链方程
其中Laa、Lbb、Lcc为各相绕组自感,且Laa=Lbb=Lcc。式中Mab等为绕组之间互感且均相等。ψf是永磁体磁链,θ为转子N极和a相轴线之间的夹角。
经过CLARK和PARK左边变换后,得到其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1.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
1.4、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磁链方程
1.5、电磁转矩方程
式中np为极对数。
从上1.5中转矩方程可以看出,电磁转矩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项是永磁体和定子绕组磁链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第二项则是由磁阻变化而产生的。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一下凸极和隐极电机的区别,隐极电机由于Lq=Ld,所以磁阻变化转矩是凸极电机特有的,我们在搭建仿真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这的电机类型。
1.6、机械运动方程
等式中wm 、Tl、J、B分别为电机机械角转速、电机负载转矩、电机转动惯量、电机阻尼系数。
小结:
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电机数学模型,比起前一种模型要简单的多,它利用坐标变换,将电机的变系数微分方程变成常微分方程,消除了时变系数,使得电机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完全的解耦,从而简化系统运动和分析,方便系统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解释了其内部构成,有助于我们设计控制策略,我们进行坐标变换和PI参数整定时都需要对其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说三遍!!!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