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使用过一些开源软件,有过一些美好的体验,也有一些不好的体验。
对于那些纯粹开源,不掺杂任何商业考量的贡献者,我感激他们的辛苦工作,但仍然希望他们的作品可以更好。
对那些借助开源社区力量,着眼商业的各种组织,我仍然感激他们的辛苦工作,也希望他们的作品可以更好。
我想澄清一件事情,那就是:
并不是因为一个软件开源,并且没有直接从我的手里获得收益,我就不能指责它的缺点和不足:
也许存在一些特别的例子,某些个人和组织,故意把开源软件的文档写的晦涩难懂,以此来逼迫客户购买技术支持服务。
当节约成本成为强大的压力,客户、开发组织需要开发者、使用者使用某些流行开的开源软件的时候,
开源软件的不足,需要各方加以重视,如此才能促进其发展。否则,就变成了以势压人了。
一个软件没有流行开时,它有再多缺点都无所谓。但是流行开来后,如果有人跟我说:
人家是开源的、免费的,你怎么不知感恩,反而挑三拣四呢。我是不赞同的。
谁知道这些开源软件背后,站着哪些力量呢?
开源软件开发者也要生存,开源软件软件背后的商业组织,也需要生存,
但是,除了用低劣文档、复杂配置逼迫用户就范之外,就真的没有其他生存之道了吗?
世上软件千千万万,为何使用者要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都有各种理由,
我认为,长期为普通开发者所不喜的,其前景是黯淡的。
想想也很容易理解:你如果总给别人制造麻烦,还能指望别人感激你,喜欢你吗?
当然,开源软件的使用决定,有时候是客户做出,有时候是公司高层作出。
很多时候作出决定的人和实际使用的人是不同的两个群体。
但是即便如此,如果一个软件长期使用不便,配置复杂,甚至常常出错。如果出现更好的替代者,长期看结局也是可以预知的。
开源软件也应当与时俱进,在我心目中,它应当是这样的:
第一:Contributor Open
一套开源软件,可以由少数核心开发者控制,但不应当被他们所恶意把持,不过这估计很难。
因为,大多数人是自负的,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
所以,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git hub 那种没有核心控制的开源方式将成为主流。
第二:Design OPen
好的开源软件,不仅仅应当是代码开放;它为何这样设计代码,它的设计意图如何,应当是有明确的说明。
有的时候,因为后来者对之前的各项参数的意义不熟悉,导致改乱了程序结构,破坏了原有参数的含义。pgpool是其中的典型。
第三:Test Open
无论哪种软件,不管它是否开源,都受到到工程规律的支配。
如果一个小的组件没有经过充分测试,那么没有人可以保证在更大范围内它会引发意想不到的问题。
打上开源标签,也不能保证它就是对的,如果出现错误,即便是很快出来补丁,也很可能改正错误的代码,由于没有充分的测试,会再次引入更多的错误。最近PostgreSQL的安全补丁事件就是这样。
所以说一套可以信赖的软件,理想情况下,应当附带一整套完整的自动测试套件和测试用例文档,
当然,还不仅仅是测试,广义上讲,在代码级别进行良好的检查,对开源软件一样十分必要。
我在这里再特别提出一点:对于内存泄漏方面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应当有相关的测试套件,有测试文档专门对本软件的内存泄漏检测方案加以说明。
例如那种很多国外大型软件中,西方老程序员们很喜欢用的 strdup,
如果没有极为特殊的理由,是否应当用代码检查工具直接拒之门外?
第四:Architecture Open
现代软件的体系越来越复杂,就像软件设计应当遵循低耦合的原则一样,软件的各个组合部分应当在体系上易于分割,易于替换。让好的功能组件,不断脱颖而出,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开源软件内部良性竞争,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MySQL配备各种引擎算是一个例子。
第五:Documentation Open
一个软件,如果想走上与使用者或者开发者互动的良性循环,文档的质量是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个开源软件如果对待文档如同对待代码一样上心,允许大家来共同有序地维护文档,将会使减少用户的障碍,降低门槛,使用者更多,这个软件也将更有分量。
最后回到开源软件的赚钱模式上来:
恐怕有人会问,如果开源软件本身十分优秀出色,用户用起来很容易,它怎么赚钱?
我的看法是:
如果一套软件非常重要,比如7x24小时需要维护。
无论它使用起来多么方便,恐怕公司也要找服务商来负责支持吧。
现在BSD协议方式,允许进行基于开源软件的二次开发。
用社区赚取眼球扩大签字用户基础,用高级商业版来赚钱,有是可行之道。Redhat的做法与此类似吧。
开源软件 不等于 一定是好软件,它仍然必须遵守软件工程的规律。所以它需要更加开放以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