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宏武 [caption id="attachment_4086" align="alignright" width="160" caption="钱宏武,职脉网技术合作人,原搜狐互动产品开发部主管,资深互联网社区架构师,垂直搜索领域专家。"]

钱宏武,职脉网技术合作人,原搜狐互动产品开发部主管,资深互联网社区架构师,垂直搜索领域专家。
[/caption] 第一次使用Wave,有点晕,看了半天却不知如何操作,有点像老虎看见刺猬,到处都是刺,不知如何下嘴。并且感觉这像是微软,而不是Google做的东西, Google推出的东西很多都给人简单明了的感觉,而Wave让人难以理解。Google中国的工程师给我普及了几个概念,现在还大概记得几个。 Wave,指代明确的线状对话。可以包括一个人,或一组人甚至机器人。就像聊QQ时发生的情况,任何单人、多人聊天都算是一个Wave。如果说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专有名词,那么Wave很难让人望文生意。唯一能贴上点的就是Chat,但这个肯定不是聊天、沟通这么简单的东西,但到底是什么?当时的技术人员给我的说法,就是一个很超前的产品。 Blip,指一个小而独立的信息。如聊QQ时发送的一句话,或者玩Twitter时一个tweet。Blip可以附加到其他的Blip上。并且Blips也可以任意地保存和发布,就像QQ聊天时打字输入,但没有发送消息一样。类似的概念还有不少,那位工程师给我解释时都有点急了,恨不得上来给我来个当头棒喝:这么一个好东西,你怎么就不明白了!并且他用两台机器给我演示Wave巨炫的效果。 即时会话,当其他人正在输入的时候,本地Wave会显示对方的输入状态。这比即时通信更即时。每打一个字,其他参与者马上就能收到,同时还显示输入者的输入状态。 说实话,这个对我是震撼性的,这个功能对于客户端来说实现都很麻烦,对于B/S结构来说,这个实在太厉害了,加上这个产品的定位,如果能保证功能,我确实很想知道是保证效率的和稳定性的。难怪给我炫耀这个东西,用他们的新闻稿来说,确实是 “集成了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博客、维基、多媒体管理和文件共享的合作交流工具”,但对于这个所谓“颠覆邮件的应用”来说,我当时的想法,啥时候下线。原因如下。 首先,过于创新。对于很多互动产品来说,这种问题常常会犯,而且国内最常见的就是有点想法的编辑或老板,思维不受任何约束,能有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想法。这个B/S的即时会话,且不说实现的难度,就是实现后,对于系统资源的效率、带宽、服务器也是很大的负担。 其次,过于复杂。集合了太多的产品概念,其中即时通讯用于沟通,Wiki用于知识的积累,都让人一目了然,但集合到一起,只能让人不知该做什么。这个毛病常见于年轻的产品人员,喜欢把市面上七八种产品糅在一起,而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实现这些功能,仅是数据库的设计就让人挠头了,如果考虑效率和资源的消耗,我不认为这个世界有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所以这个产品的未来,是可以很清楚地预见。 最后,缺乏时间的积累。现在最成功产品上述的问题,如QQ、 iPhone等的概念和功能,刚开始都是蛮新的,也在客户端融合了太多了功能。但这些功能都是累积起来的,在为核心的功能服务,所以产品和客户、技术人员、产品人员一起成长。初期简单的产品让客户非常容易上手, 随着客户新的需求,产品人员通过筛选和技术人员讨论,取相对比较普遍、资源消耗最低的来开发,并且引导客户。在这样自然的循环中,产品得到了成长,技术人员成为不错的工程师,客户的要求得到尊重,有了参与感,会更好地协助宣传。而对于一上来就想把功能做全的产品来说,很难有这个过程。总想把产品一炮打响的老板很多,“看iPhone、iMac、Windows 7”是他们的口头禅。可你看过苹果早期的打字机吗?用过最早的DOS吗?有谁看到它们当年的窘境,是岁月把它们磨砺成为一颗晶莹的钻石。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反馈可以及时处理,并且及时完成更新和服务,所以最早推出的版本不需要全,而是能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累积到一定的用户后,通过反馈,不断地进行修正,这样一个产品才会有自己的灵魂和生存的基础。对于那些第一天就想完美的,我想成功的几率之低和买彩票没区别。Goolge Wave就是一个买彩票的产品,所以它失败了,虽然它花了很多钱。 (本文来自《程序员》杂志10年09期,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09期杂志) 《程序员》9月刊最新上市: http://www.programmer.com.cn/3923/ 《程序员》订阅: http://dingyue.programmer.com.cn/

Logo

开放原子开发者工作坊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们相互交流开发经验、分享开发心得、获取前沿技术趋势。工作坊有多种形式的开发者活动,如meetup、训练营等,主打技术交流,干货满满,真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