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配备:

Jenkins192.168.96.26
Gitlab192.168.96.27
Nexus192.168.96.28
MySQL192.168.96.29
Test Tomcat192.168.96.17

这个地方看似需要准备的挺多的,其实很多都是已经搞好了的。中间的三个基本上都是我们搭建好了之后,交付给开发人员或者DBA让他们进行操作,我们这里讲的,就只是对Jenkins以及另外一台上的tomcat之间的项目关系。

这个地方看似需要准备的挺多的,其实很多都是已经搞好了的。中间的三个基本上都是我们搭建好了之后,交付给开发人员或者DBA让他们进行操作,我们这里讲的,就只是对Jenkins以及另外一台上的tomcat之间的项目关系。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把Jenkins作为单独的服务器,然后其他的服务器上,可能会有四到五台的tomcat来进行测试,这里模拟的就是这种测试环境,很多时候看到的网上的教程都是在Jenkins服务器本地直接进行的构建,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只要弄通了这整个流程的来龙去脉,能够抓住不变的东西,那么任凭其他的再怎么变,也都不足担心

现在需要在要操作的服务器上做一些准备工作

  • 1, 将Jenkins的秘钥拷贝到Git服务器,以使其在拉取代码的时候免密码操作。
  • 2, 将Jenkins的秘钥拷贝到testtomcat服务器,以使其在同步等操作的时候免密码。
  • 3, 在test tomcat 服务器添加与mysql的连接。我们公司是将mysql的ip写入到了test tomcat服务的hosts里边了。
  • 4, 设置Jenkins上的maven与nexus的连接。
vim /usr/local/maven/conf/settings.xml

接着还需要将maven像jdk那样把环境写入到系统配置当中,不然等会儿编译可能会报错。

vim /etc/profile
 
在最底下添加。
# maven所在的目录
export M2_HOME=/usr/local/maven
export M2=$M2_HOME/bin
export PATH=$M2:$PATH

现在,终于,可以进行一个项目的配置了。

配置开始

来到Jenkins界面中。

输入项目的名称,选中构建一个自由风格的项目。

也可以在最低下复制其他的项目名称,直接copy其他的项目的配置,这样会省去很多相同的操作,非常nice。

点击确定,进行下一步

选择参数化构建过程,这里都是拿干货来说了,其他不重要的,可以自己进行测试着玩。 最后配置出来是这个样子

基本上这样就能够满足测试之需求了,注意这里边的名称都是可以作为参数进行传递的。一般项目都是有部署与回滚的功能,而在部署当中,添加一个Git分支的选择,这对于开发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来是代码管理

我们这里用的是Git代码库,首先把项目的链接复制过来,然后需要添加一个能够登陆的用户,下边add添加一个就行,如果这个地方总是返回128错误,应该是Jenkins添加秘钥到Git了,但是还没有进行过登陆的确认,这个时候到服务器上进行一次代码的clone,然后就会看到这个地方的报错消失了。

这个时候,先不做其他任何操作,我们直接保存设置,然后进行一次构建看看再说。

点击进去

如果是第一次构建,那么这个地方会从nexus库当中下载很多需要的依赖包,但是这些并不是我想展示出来看的,真正想看到的是,Jenkins会在自己的工作目录当中创建这样一个项目,然后将所有的代码给拉取过来,随后进行编译的动作。

这个就是刚刚创建的项目名称,进去之后就能看到源代码了。 源码当然是不能看咯,不过现在可以把目光拉到Jenkins刚才的构建界面来。

这个构建项目需要依赖于antx.properties这个配置文件但是第一次构建还没有这个文件,因此会提示让更新一下,而Jenkins的web界面又是不提供这种交互功能的,于是来到服务器上进行编译并更新。(注意,以后如果开发人员再次对这个文件更新或者更改,部署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提示让选择更新,却又选择不了,于是,需要告知开发人员,遇到这种情况,立马叉掉停止构建。)

到服务器上进入刚才的项目目录执行下边命令

mvn clean install -Dmaven.test.skip=true

稍等一会儿,会提示让更新:

输入y q y就行了,然后会保存在root目录下,如下图中所展示:

接着就会看到编译成功的界面

注意:现在这种操作逻辑呢,是Jenkins将代码从Git服务器拉去到Jenkins服务器上,然后在Jenkins服务器本机上进行编译的操作,比较建议这样的操作,因为Jenkins服务器相对于那些可能有四五个tomcat在跑着的服务器来说,压力会小很多很多,因此建议在Jenkins编译然后将war包同步到测试服务器。

编译完成之后,会在相应的目录下边生成一个war包,具体是什么目录,则由开发人员在代码当中定义的,不过一般规范化的话,会在web/target下

那么,再将这个包拷到测试服务器对应目录下,重启tomcat不就行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回到Jenkins的web界面来将这些事儿给完成了。

在构建界面找到Execute shell,可能上级目录略有不同,但是找到这个就对了,将构建的脚本进去。脚本内容如下:

#!/bin/bash
#git checkout new_website_dev_20160430
#git pull
#mvn clean package -Dmaven.test.skip=true
 
APP_DIR=/usr/local/tomcat/WAR   #注意这个目录对方服务器(也就是test tomcat服务器)默认没有,需要创建
 
function MVN-SCP(){
chattr +i /root/antx.properties
cd $WORKSPACE
mvn clean install -Dmaven.test.skip=true
chattr -i /root/antx.properties
 
scp  $WORKSPACE/web/target/ROOT.war root@192.168.96.17:$APP_DIR/
[ $? -ne 0 ] && echo -e '\033[31m[ error ] Failed to scp the ROOT.war\033[0m' && exit 1
sleep 1
}
 
function deploy()
{
echo "MVN & SCP"
  MVN-SCP
  sleep 3
ssh root@192.168.96.17 "echo "调用部署" && /usr/local/scripts/deploy.sh $mode"
}
 
function rollback()
{
ssh root@192.168.96.17 "echo "调用部署" && /usr/local/scripts/deploy.sh $mode"
}
 
case $mode in
 deploy)
        deploy
        ;;
 rollback)
        rollback
        ;;
 *)
        echo $"Usage: $0 {deploy|rollback}"
        exit 1
        ;;
esac

这里的脚本主要就是完成两件事情,首先把本地拉取的代码进行编译,然后把编译好了的war包传到远程tomcat服务器,接着调用远程服务器的部署脚本(这个脚本下边会列出),这些操作都并不复杂,如果对Linux服务器所有目录结构以及shell脚本熟悉的话。更多的,则就是细心的配置了,很多时候出问题,基本上都是变量不统一或者脚本调用有误。

刚才说了部署的时候调用了一下远程的部署脚本,那么在远程服务器上的脚本是怎样的呢,是这样的:

#!/bin/bash  
source /etc/profile  
tomcat_dir=/usr/local/tomcat  
bak_dir=$tomcat_dir/WAR_backup  
date=$(date +"%Y%m%d%H%M%S")  
stop_tomcat(){  
   ps aux |grep tomcat|grep -v grep|awk '{print $2}'|xargs kill -9  
}  
start_tomcat(){  
   /bin/bash  $tomcat_dir/bin/startup.sh  
}  
 
deploy(){  
echo "stop_tomcat"  
   stop_tomcat  
     
 echo "backup_war"  
 [ ! -d $bak_dir ] && mkdir -p $bak_dir  
   cp $tomcat_dir/webapps/ROOT.war $bak_dir/ROOT_$(date +"%y%m%d%H%M%S").war && \mv $tomcat_dir/webapps/ROOT.{war,warbak}  
 echo "rm -rf $tomcat_dir/webapps/ROOT"  
   rm -rf $tomcat_dir/webapps/ROOT && mv $tomcat_dir/WAR/ROOT.war $tomcat_dir/webapps/  
   sleep 2  
 
 echo "start_tomcat"  
   start_tomcat  
   sleep 10  
}  
 
rollback(){  
 echo "stop_tomcat"  
   stop_tomcat  
   sleep 2  
 
 echo "rollback"  
   rm -f $tomcat_dir/webapps/ROOT.war && rm -rf $tomcat_dir/webapps/ROOT  
   cp $tomcat_dir/webapps/ROOT.{warbak,war}  
 
 echo "start_tomcat"  
   start_tomcat  
   sleep 10  
}  
 
case "$1" in  
'deploy')  
   deploy  
   echo "deploy success!!!"  
;;  
'rollback')  
   rollback  
   echo "rollback success!!!"  
;;  
*)  
   echo "Usage: $0 {deploy | rollback}"  
   exit 1  
esac 

而这个脚本的内容也是非常简单的,无论是部署还是回滚,都首先把服务停掉,然后进行war的对应操作,最后再启动服务。

如果说这个地方tomcat启动失败。那么就从前往后一步一步捋,先看Jenkins构建是否正常,然后再看tomcat启动日志,数据库连接是否正常,相关的环境配置是否妥当。

需要注意一点:这个脚本放置的位置需要与上一个脚本里边指向的位置(/usr/local/scripts)以及名称(deploy.sh)相同。

当然,这个地方的两个小脚本,只是作为一个示例来讲解出利用脚本与Jenkins的配合,实际生产还应该结合自己环境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

那么,整个一系列的部署就是这个样子的。

提示

关于这4点,实际使用中还是比较方便的:

  • 1,构建项目自动化打包可以省去开发人员好多时间,重要的是,Jenkins为我们维护了一套高质量可用的代码,而且保证了一个纯净的环境。我们经常会出现由于本地配置出错而导致打包失败的情况。现在Jenkins就是一个公平的评判者,它无法正确的编译出ipa,那就是有编译错误或者配置问题。开发人员没必要去争论本地是可以运行的,拉取了谁谁谁的代码以后就不能运行了。共同维护Jenkins的正常编译,因为Jenkins的编译环境比我们本地简单的多,它是最纯净无污染的编译环境。开发者就只用专注于编码。这是给开发者带来的便利。
  • 2,这个可以用来自动化测试。在本地生成大批的测试用例。每天利用服务器不断的跑这些用例。每天每个接口都跑一遍。看上去没必要,但是实际上今天运行正常的系统,很可能由于今天的代码改动,明天就出现问题了。有了Jenkins可以以天为单位的进行回归测试,代码只要有改动,Jenkins就把所有的回归测试的用例全部都跑一遍。在项目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很多情况测试都不是很重视回归测试,毕竟很可能测一遍之后是徒劳的“无用功”。然而由于回归测试不及时,就导致到最后发版的时候系统不可用了,这时候回头查找原因是比较耗时的,查看提交记录,看到上百条提交记录,排查起来也是头疼的事情。以天为单位的回归测试能立即发现问题。测试人员每天可以专注按单元测试,一周手动一次回归测试。这是给测试者带来的便利。
  • 3,这个是静态代码分析,可以检测出很多代码的问题,比如潜在的内存泄露的问题。由于Jenkins所在环境的纯净,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我们本地复杂环境无法发现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代码质量。这是给质检带来的便利。
  • 4,随时部署。Jenkins在打包完成之后可以设定之后的操作,这个时候往往就是提交app到跑测试用例的系统,或者部署到内测平台生成二维码。部署中不能安装等一些低级问题随之立即暴露。测试人员也只需要扫一下二维码即可安装,很方便。这也算是给测试带来的便利。
Logo

瓜分20万奖金 获得内推名额 丰厚实物奖励 易参与易上手

更多推荐